发布日期:2025-09-10 · 新闻信息
在细胞培养中,最让科研人头疼的就是污染:细菌、真菌、支原体,一旦进入培养箱,往往悄无声息地把细胞毁掉。单靠酒精擦拭和紫外照射,往往治标不治本。
因此,很多高端 CO₂ 培养箱配备了 高温灭菌功能,能够彻底清除箱体内的隐患,让实验环境“归零”。
升温过程
培养箱会启动自动灭菌程序,将内部温度逐步升高至 140℃ 左右。
这一温度足以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大多数微生物。
持续灭菌
在高温状态下保持 10–12 小时,保证热量能够渗透到箱体的每个角落。
内部的空气循环和金属导热,使热能均匀覆盖。
冷却阶段
灭菌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进入降温阶段,将箱内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小时,以免因温差过大损坏设备。
自动恢复运行
温度稳定后,设备会恢复正常工作模式。
有些机型还能提示用户重新补水、安装 HEPA 滤器等。
准备工作
清空培养箱:取出所有细胞、培养基、耗材。
移走水盘,避免水在高温下蒸发产生沉积物。
拆下可拆卸部件(如 HEPA 滤芯),根据说明书操作。
启动程序
在控制面板选择“高温灭菌”模式,确认安全提示。
培养箱会锁定门体,自动开始加热。
等待周期
整个过程一般需要 12–14 小时,适合在实验空档或夜间运行。
恢复使用
灭菌结束后,检查内部,补充纯水,安装配件。
空载运行一段时间,待温度、CO₂ 浓度恢复稳定,再放入细胞。
可以把高温灭菌理解为 “给培养箱做一场桑拿”:
温度高到所有细菌、真菌都受不了;
持续的高温就像不断加压的蒸汽,确保没有幸存者;
冷却后,箱体内部就像一个“全新净化过的房间”。
灭菌前务必取出样品,否则细胞和培养液都会报废;
使用厂家推荐的操作步骤,避免误操作损坏传感器或滤芯;
灭菌结束后最好让设备空跑几个小时,确保环境重新稳定。
✨ 总结: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高温灭菌就是通过 140℃ 的长时间热循环,彻底杀灭微生物污染源。对科研人来说,它相当于一个“一键重置”的功能,让实验环境恢复到最洁净的状态。
微信
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5132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