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0-18 · 新闻信息
——国产科研设备树立行业新标杆
在科研仪器国产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上海实了个验传来喜讯,其自主研发的电穿孔仪成功销往杭州某知名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计二十台设备顺利交付并投入使用。这不仅标志着上海实了个验在生物电转化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也为国产高端实验仪器的推广应用注入了新动力。
电穿孔仪是一种通过瞬时高压脉冲使细胞膜产生可逆性孔洞的设备,常用于基因转染、细胞融合及药物导入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关键仪器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市场高度依赖进口产品,价格昂贵、维护复杂,极大限制了部分科研机构的使用与推广。
为打破技术壁垒、降低科研成本,上海实了个验自2022年起启动“高性能电穿孔仪国产化工程”,目标是实现核心电路、能量控制与脉冲算法的完全自主可控。经过团队两年多的攻关,最终成功推出性能稳定、智能化程度高的国产新一代电穿孔仪。
此次销售的电穿孔仪型号为 EP-2025 智能型,在多项核心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技术优势包括:
精准脉冲控制系统:采用高频数字脉冲控制技术,可在微秒级内精准调节电压上升与衰减曲线,输出误差控制在±1%以内。
多模式波形支持:设备可自由切换指数衰减波、方波与复合波,适配不同类型的细胞与实验需求。
智能算法自调功能:通过电阻、电容实时反馈自动修正输出参数,保证细胞转染成功率与存活率同步提升。
多重安全防护系统:具备高压自动断电、过载预警及短路防护机制,确保实验安全可靠。
可视化交互设计:7英寸触控屏界面直观操作简便,可自动生成实验报告并支持USB数据导出。
此外,设备内部模块化结构设计大幅提高了维护便利性,为后期升级预留了接口,使其具备更强的扩展能力。
杭州高校在前期测试阶段对上海实了个验的设备表现出高度认可。其生命科学学院在细胞免疫学、基因编辑和药物筛选等实验中对电穿孔仪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而国产设备在成本、服务响应与可维护性方面优势明显。经过多轮测试比对,该校最终确定采购20台EP-2025智能型设备。
9月中旬,全部设备通过出厂检测与第三方质量认证后,由专车运输至杭州高校实验楼。上海实了个验派出技术团队现场完成安装、调试及操作培训,并针对实验人员设计了参数优化与维护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实了个验在售后服务上实行三年质量保证政策,承诺“只换不修”,即在质保期内如设备出现任何非人为损坏,将直接更换新机,不进行维修操作。此举体现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信心,也为高校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设备投入使用以来,杭州高校科研团队反馈良好。实测数据显示,新设备在哺乳动物细胞与酵母细胞转染实验中,平均转染成功率提高约18%,细胞存活率维持在92%以上,性能稳定、重复性高。同时,操作界面简洁直观,大幅缩短了实验准备时间。
高校实验中心负责人表示,上海实了个验的设备在国产仪器中表现突出,既满足了科研需求,又降低了实验成本。相比进口品牌,售后响应更快,技术支持更专业,真正实现了国产替代的突破。
上海实了个验负责人介绍,团队将继续完善电穿孔仪系列产品,推出更高功率、更高通量的专业型号,满足大规模细胞处理及工业化应用的需求。同时,计划与高校共建“电穿孔与基因导入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与人才培养,共同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装备的自主创新。
企业还计划引入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学习历史实验数据实现自动参数优化,让仪器在无需人工调试的情况下自动匹配最佳电穿孔条件,提高实验效率与准确性。
此次二十台电穿孔仪的成功交付,不仅代表着上海实了个验在科研仪器国产化道路上的重要突破,也象征着国产高端设备从“能用”向“好用”的质变。三年只换不修的售后承诺,更彰显了企业的责任与信心。
随着国产科研设备性能不断提升、市场认可度逐步扩大,越来越多高校与研究机构将受益于这一技术革新。上海实了个验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科研仪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也为我国生命科学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研的本质是探索未知,而可靠的设备是探索的基础。上海实了个验用行动证明,只要坚持创新与品质,中国制造同样能在高端科研领域发光发热。

微信
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5132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