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0-16 · 新闻信息
细胞电转仪(Electroporator)是一种通过施加电脉冲,暂时性地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从而促进外源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进入细胞的实验设备。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转染、疫苗研究、细胞治疗、单细胞分析等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电转仪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主要应用、技术特点、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细胞电转仪通过施加高强度的电脉冲,暂时性地改变细胞膜的结构,使其形成微小孔洞(称为“电穿孔”),从而允许外源分子进入细胞。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
细胞电转技术最早由Neumann等人在1982年提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转仪的性能不断提升,已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工具发展为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产业化生产的重要设备。
基因转染:将外源DNA或RNA导入细胞,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疫苗开发等。
细胞治疗:在免疫细胞治疗中,将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导入细胞。
单细胞分析:将标记物或试剂导入单个细胞,用于单细胞组学研究。
蛋白质表达:将表达质粒导入细胞,用于蛋白质生产。
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多种细胞类型,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操作简便:设备界面友好,操作流程标准化,适合不同实验需求。
高效性:相较于传统转染方法,电转技术具有更高的转染效率。
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不同容量的电击管,实现从小体积到大体积的细胞处理。
目前,细胞电转仪市场竞争激烈,多家企业提供不同型号的设备。例如,Celetrix公司推出的细胞电转仪系列,包括基础款SP100、升级款LE+、EX+以及大体积高效电转仪SLT,均具有高效、低细胞死亡率等特点,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实验需求。
智能化发展:未来的电转仪将集成更多智能功能,如自动化操作、数据分析、远程控制等,提高实验效率。
高通量应用:随着单细胞组学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对电转仪的高通量需求将增加。
多功能集成:未来的电转仪可能集成更多功能,如细胞培养、分析等,实现一体化操作。
细胞电转仪作为一种高效的基因导入工具,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产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转仪将朝着智能化、高通量、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验需求。

微信
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5132512号